当前位置:首页 » 公司新闻 » 武汉过炉载具公司王氏天茂黄鹤楼游记

武汉过炉载具公司王氏天茂黄鹤楼游记

文章出处:王氏天茂网责任编辑:王国锋作者:jukiwang人气:-发表时间:2014-08-02 09:24:00

    过炉载具公司王氏天茂资讯:

    不知不觉,过炉载具公司王氏天茂总经理王总来到武汉已一周有余,一周以来为王氏天茂在武汉的过炉载具FCT功能测试治具销售的事情忙碌奔波,竟未有一日得闲,能于武汉市内观光观光。这个周末,终于抽出空闲,带家人小孩到黄鹤楼公园游览一番。

    我们小学学过胡崔颢的《黄鹤楼》古诗:

    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

    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

    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
 
    日暮乡关何处是,烟波江上使人愁

    黄鹤楼座落在武昌长江边的蛇山西坡,属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,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中国江南三大名楼。景区东、西、南三个方向均有入口。南大门的城楼墙上,镌刻有米芾“天下江山第1楼”的草书,十分醒目,远远就吸引着游客。 

 

    过炉载具公司王氏天茂游玩武汉黄鹤楼

    

    黄鹤楼位于长江大桥武昌桥头,蛇山顶上,与对岸的龟山遥相呼应,“风樯动,龟蛇静,起宏图。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”的宏伟景观可以在楼上一览无遗。因为楼在山上,所以整个公园也是依山势而建,亭台楼阁,错落有致,别有风韵。
    
 
    黄鹤楼之所以能吸引天南地北的众多游客,首先在于其与楼并生的美丽的神话传说和屡遭劫难的沧桑身世。据历史文献记载,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(公元223年),本是一座供军事卫戍的瞭望塔楼。唐李吉甫撰《元和郡县图志》记曰:“吴黄武二年,城江夏.以安戍地也。城西临大江,西南角因矶为楼,名黄鹤楼。
    ”三国归晋后,该楼失去军事意义,被商家据为酒店,并逐渐演变成为游人观光赏景的楼阁。而与楼名有关的种种神话传说也衍生、传播开来,并在一些颇有影响的野史志怪小说中得到辑录,如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《述异记》、萧子显撰的《南齐书》、唐朝阎伯理转述之《图经》、宋代乐史的《太平寰宇记》、清朝褚人获的《坚瓠集》、以及《江夏县志》所引《报应录》和鲁迅先生辑录的《古小说钩沉》等。
    传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类,一说曾有人得道成仙,在此楼驾驭黄鹤升天而去。二说有仙道云游至此,为答谢店家热情款待,在楼墙上画了一只黄鹤。这只画在楼墙上的黄鹤能随歌声乐曲婆娑变幻,翩翩起舞,酒店因此声名远噪,顾客盈门,生意兴隆。后来有一地方恶霸企图霸占酒楼,道仙重来,召下黄鹤,乘鹤飞去。
    关于黄鹤楼的传说富于想象力,趣味盎然,浪漫动人,充满神异色彩,而现实中的黄鹤楼却频经兵燹焚祸,屡建屡废,劫难重重。仅在明清两代,黄鹤楼就曾被毁7次,重建和维修了10次。后一座建于清同治七年(公元1868年),毁于光绪十年(公元1884年),遗址上遗留一个铜铸楼顶,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。
    如今的黄鹤楼,是1981年10月重建的,1985年6月落成开放。
 
     
    我们从公园的南大门进入,此门也是开在半壁,在路边抬头仰望,一块大大的牌匾,上书:黄鹤楼公园,下书:天下第1楼。门下散落着几位招揽拍照留影生意的大叔大婶,大概武汉学生放假,生意有些清淡。
    
   我们拾级而上,才发现这原来只是个门厅,而里面才是别有洞天,一条不长不短“黄鹤古肆”横亘在门厅与南大门之间,里面都是卖些纪念品的小店,与别处风景区的小店类似,倒没啥看头。过了门厅,还要登上十几米高的台阶,才是真正的南门,青瓦白墙的大门,造型古朴不失雅致。但检票口却十分现代,门票是一张纸质与一个硬币样的塑料芯片,需将投币放行,跟地铁一样。但门票上却没有印刷景点示意图,十分不便,游览时便听到不少游客问路。
    
    进门便是一个池塘,池边翠柳倒映,水中红鲤嬉戏,相映成趣。环顾四周,却没见黄鹤楼的踪影,于是一路跟着指示牌走。过池塘左行,进门廊,经一小院,上斜坡,再穿过一条竹林小径,抬头看时,已经豁然开朗,眼前不就是黄鹤楼?只见一座50多米高的塔楼伫立在石台之上,楼共五层,金色琉璃瓦屋面,攒尖顶,层层飞檐,四望如一,各层大小屋顶,交错重叠,翘角飞举,仿佛展翅欲飞的鹤翼。看了介绍,才知道这造型叫“四边套八边形”, 谓之“四面八方”。
    楼四周还有铜雕、牌坊、亭台楼阁等建筑,如众星拱月般,拱卫着主楼。黄鹤楼东西两侧的各种轩廊、亭阁、牌坊、千年古钟呈阶梯式的延伸,承上启下,层次分明,气势恢弘,完全打破了我往日对“黄鹤楼只是孤零零一座楼”的臆想。
    
    一进入楼里,我们的目光立刻被大厅里一副巨大的彩色瓷画《白云黄鹤图》吸引,整幅画面约摸3层普通楼房那么高,画中一楼一鹤,栩栩如生的仙鹤在墙上振翅欲飞,黄鹤楼被烟雾缭绕,彷佛人间仙境,画面生动地描述着这黄鹤楼来历。
    
    大厅中有电梯可以直达登楼,但我们仍然选择爬楼梯。
    
    水泥楼梯被人们踩得锃光发亮,我们沿着并不宽敞的楼梯间拾级而上,感受着时间的沧桑和历史的痕迹。二层大厅内,陈列着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和现代6个时期的黄鹤楼模型,黄鹤楼的形制各朝皆不相同,但都显得高古雄浑,展现了不同朝代的不同人文与历史底蕴;三层楼内有组画《人文荟萃》,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李白、崔颢、岳飞、陆游、辛弃疾、黄遵宪、康有为等登楼赋诗的情景;四楼大厅则是购物之处。顶层大厅有《长江万里图》等长卷、壁画。
    
   每往上一层,站在外走廊眺望的视野便开阔一分。站在顶层举目四望,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,真正是“极目楚天舒”。万里长江第1大桥在脚下蜿蜒,不尽长江滚滚来,武汉三镇尽收眼底,让人不由得心生豪气,心旷神怡。
    
    
    下得楼来,如继续向西下行,依次经过瞰川亭、凝翠轩、胜像宝塔等便可出西大门;我们则是往东而上,敲了敲“千年古祥钟”,穿过四季牌坊,瞻仰了岳飞铜像,再沿着落梅轩的山间小径一路下行,仍旧回到南门,出了公园。
       
    
    后值得一提的是,在南门附近的紫薇苑每天都有几场免费的编钟表演,我们也刚好赶上了。走了这大半天,正好坐下来歇歇脚,喝杯清茶,聆听来自古代的艺术,感受这的楚风楚韵,就算不懂得这音乐之中的深意,也算是一份难得的闲适享受。
    
   
   这一天或许是陪着家人的原因,也或许是抛开了以往旅游时的心浮气躁,觉得这黄鹤楼与别的名胜颇有不同,竟让人有了“下次再来”的意愿。只是这一份心境,不知何时再有!
 
 

 

此文关键字:武汉黄鹤楼游记、王氏天茂、过炉载具、测试治具
欢迎您扫码咨询